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06 16:12:26
6月5日,*ST太和召開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新實控人之一蔣利順表示,看好上市公司,今年將專注主業(yè)。2024年,*ST太和新增IT產品銷售業(yè)務,但算力大單營收不足2000萬元,尚存超1億元應收賬款。至于本年度的主營業(yè)務安排,蔣利順表示:“今年只會去做主業(yè),以后再慢慢轉型,所以今年外界不會看到任何其他的東西。”
每經記者|黃海 每經編輯|董興生
摘帽保殼,上市4年有余,這成為“水生態(tài)修復第一股”*ST太和(此前股票簡稱“太和水” SH605081)2025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過去幾年中,*ST太和尋求業(yè)務轉型的步履不停:先是在2022年收購黑龍江海赫飲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赫飲品”),入局飲用水銷售;后又在2024年拿下算力租賃大單,嘗試跨界人工智能。但從過往經營表現來看,短期的跨界成果并不盡如人意。因財務指標觸及相應監(jiān)管標準,公司股票已在今年初被*ST(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眼下,2025年幾近過半,*ST太和究竟如何保殼?公司對當下的主業(yè)又有怎樣的發(fā)展計劃?6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股東身份參加*ST太和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就上述問題與*ST太和管理層聊了聊。
當日,*ST太和新實控人之一蔣利順,也代表公司控股股東北京欣欣炫燦科技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北京欣欣”)現身會議現場。
面對其他小股東有關“為何選擇購買*ST太和股權”的提問,蔣利順簡要回應稱:“其實太和水的凈資產比較厚(指數額高),我們看好上市公司,覺得在何教授(太和水創(chuàng)始人何文輝)跟我們一起的努力下,上市公司的主業(yè)在今年可能還有一定的增長。”
至于本年度的主營業(yè)務安排,蔣利順表示:“今年只會去做主業(yè),以后再慢慢轉型,所以今年外界不會看到任何其他的東西。”
據*ST太和2024年年報,按產品劃分,目前公司主營業(yè)務分為四部分:水環(huán)境生態(tài)建設、水環(huán)境生態(tài)維護、飲用水銷售及其他、IT產品銷售。2024年,上述四類業(yè)務營收分別為4630.18萬元、1463.78萬元、2398.01萬元以及1762.55萬元。
圖片來源:年報截圖
其中,IT產品銷售相關業(yè)務系公司2024年新增業(yè)務。2024年9月,*ST太和公告稱,公司子公司上海微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微瑆”)與上海嘉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嘉唐”)簽署了高性能算力設備采購合同,約定上海微瑆向上海嘉唐提供人工智能高性能算力服務器,并提供安裝調試等服務,合同總價(含稅)約為3.43億元。
該合同剛一公開就引起監(jiān)管注意,上交所曾直接發(fā)函詢問*ST太和,該合同是否是公司為規(guī)避財務類退市風險臨時構造的貿易類合同。
從結果來看,以上海微瑆為平臺開展的算力相關業(yè)務對*ST太和的經營業(yè)績影響并不大。2024年年報顯示,采用凈額法計算后,總額3.43億元的合同2024年實際產生的營收尚不足2000萬元。與此同時,該部分業(yè)務也因被視作“本會計年度及上一會計年度新增貿易業(yè)務”,而遭到營收扣除。
據了解,上海微瑆與上海嘉唐之間的算力大單已于去年完成交付,截至目前,款項還未結清,尚存一億余元應收賬款。至于眼下是否有新簽業(yè)務,參會高管表示暫未掌握具體經營層面的內容。“監(jiān)管要求下,我們挑選業(yè)務的標準或者提出的要求也會更高,我們肯定還是會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還是會找更優(yōu)質的項目。如果不是特別優(yōu)質的,就可以等等。”
眼下,*ST太和對IT相關業(yè)務的布局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復盤過去一年,股東大會上,*ST太和高管直言:“上海微瑆的算力實際上也沒做得非常好。因為算力租賃的服務器,最終會應用到軟件開發(fā),我們就在去年底的時候去北京收購了中科硯云(指北京中科硯云科技有限公司),它實際上是一個軟件集成開發(fā)的供應商,想作為今年的業(yè)績增長(來源)。”
據*ST太和此前披露,公司曾在收購中科硯云的相關股權轉讓協(xié)議中約定,中科硯云2025年度、2026年度、2027年度營收分別不低于1.5億元、1.8億元及2.0億元,且各年度現金流為正,2025年度至2027年度累計凈利潤不低于2100萬元。
據了解,中科硯云的主營業(yè)務為軟硬件集成、軟件開發(fā)、技術服務及相關的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集成服務,主要面向數據中心、國家各大部委、IT服務管理三個細分市場。2024年11月30日至年末,中科硯云營收合計446.77萬元,凈利潤虧損2.71萬元。截至2024年底,中科硯云資產凈額為-653.73萬元。
本次年度股東大會還審議通過了*ST太和及控股子公司申請融資額度的相關議案。此前,*ST太和公告稱,為滿足經營及發(fā)展需求,拓展融資渠道,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025年度擬向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申請綜合融資額度不超過5億元人民幣。這也是*ST太和自上市以來首次尋求如此規(guī)模的融資幫助。
記者獲悉,上述融資所得也將主要用于輔助上海微瑆以及中科硯云的業(yè)務開展。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海 攝
除了備受關注的IT、算力相關業(yè)務,2025年度,*ST太和的傳統(tǒng)主業(yè)水治理業(yè)務以及飲用水業(yè)務仍被公司視為保殼的關鍵點。“2025年還是對原有的項目進行發(fā)力,但同時我們也有一些新業(yè)務的布局,為來年或者未來公司的轉型做鋪墊。”*ST太和方面稱。
眼下已至6月,留給*ST太和管理層的時間所剩無多,公司能否保殼還是未知數。公開信息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ST太和的營收合計3025.97萬元,同比減少22.29%;歸母凈利潤轉虧,虧損581.31萬元。
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針對公司2025年一季度業(yè)績表現向管理層提問。公司回應稱,一季度的收入偏少,“水治理業(yè)務到天熱時會多一點”。
從客觀角度來看,近幾年來,受大環(huán)境影響,環(huán)保類上市企業(yè)表現普遍不佳,*ST太和管理層亦坦言相關的業(yè)務并不好做。2022年至2024年,*ST太和的營收逐年下滑,分別為2.05億元、1.83億元以及1.03億元。同期,公司的應收賬款持續(xù)處于高位,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應收賬款合計4.32億元。
股東大會上,*ST太和方面將公司傳統(tǒng)與水相關的業(yè)務拆解,向與會股東解釋稱:“太和水在之前主營的(水治理)一塊業(yè)務,實際上有些儲備,有一些EOD(綠色生態(tài)辦公區(qū))項目。另外,太和水上市以來一直在謀求轉型,我們在2022年去收購海赫蘇打水(海赫飲品),公司也有農業(yè)板塊與水治理互補。”
“工程類的項目,本身我們之前已經儲備了一些項目,因為有新的力量(指新實控人)加持,在原有的工程項目基礎上可能還會有更多。”*ST太和方面補充稱,此外,今年全面接管海赫飲品后,飲用水業(yè)務營收目標將超過去年。
值得注意的是,據*ST太和6月5日晚間公告,公司創(chuàng)始人何文輝與公司股東上海華翀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上海華翀”)之間的糾紛也迎來新進展。2023年5月,因何文輝未全額支付業(yè)績補償金,上海華翀曾一紙訴狀將何文輝部分持股凍結。
據最新公告,上海金融法院作出終審判決,撤銷了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此前的一審民事判決。終審判決何文輝向上海華翀支付現金補償6586萬元及違約金1289萬元,及以6586萬元為基數按萬分之五計算至清償日的違約金。一審及二審受理費、財產保全費、鑒定費等亦由何文輝負擔。
何文輝表示,正積極采取措施,依法及時處理前述判決及相關股份司法凍結的事項,并已于2025年5月30日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