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8 18:51:15
每經記者|楊煜 每經編輯|陳俊杰
8月7日,民航局宣布對國際定期客運航班熔斷措施進行優(yōu)化調整。回顧近期政府部門的多項政策新規(guī),原先針對國際航班的限制已經顯現松動跡象。
先是在5月下旬,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將有序增加國內國際客運航班,制定便利外企人員往來措施。
隨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出爐,明確將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jiān)測”(14+7)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y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jiān)測”(7+3)。
此次熔斷措施在優(yōu)化調整后,跟以前相比有兩處不同。
縮短了熔斷周期。對確診旅客人數達到5例的航空公司單一入境航班,觸發(fā)熔斷時最多暫停運行2周,最短暫停運行1周。
增加確診旅客占該航班入境旅客人數的比例作為熔斷門檻。具體而言,對確診旅客人數達到5例的航空公司單一入境航班,當確診旅客占比達到該航班入境旅客人數4%時,暫停運行1周;當確診旅客占比達到該航班入境旅客人數8%時,暫停運行2周。
將比例作為熔斷門檻意味著什么?以近期被實施熔斷措施的入境航班為例,6月24日海南航空公司HU7992航班(羅馬至重慶)確診新冠肺炎旅客5例,觸發(fā)熔斷。而該航班執(zhí)飛飛機為波音787-9,座位數289,在新規(guī)定下,滿座時要確診11例以上才觸發(fā)熔斷。
對此,多家券商報告指出,新規(guī)之下寬體機將有所受益。銀河證券研報指出,政策調整后,有利于航司擴大寬體客機的投放比例,提升寬體機利用率,進而有助于其盈利能力的加速改善。
8月8日,中國東航(SH600115,股價4.72元,總市值890.87億元)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熔斷措施優(yōu)化后航班熔斷會更少一些,旅客也更方便。與此同時,多家航空公司也強調了此次優(yōu)化背后的趨勢和信號意義,并表示會根據相應政策進行航班計劃的調整或優(yōu)化,以適應市場變化。
當前,國際航班執(zhí)飛量仍在低位徘徊。據航班管家數據,2022年第31周(8月1日-8月7日),全民航國際航線航班量623班次,環(huán)比上周提升1.6%,比2021年下降37.3%,比2019年下降95.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