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股份今日上市未來有望打造水表第一企業(yè)
2010-03-26 04:10:14
水表制造龍頭三川股份今日上市。業(yè)內人士指出,三川股份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用于改善產能受限項目,項目順利實施,三川股份的生產規(guī)模擴充明顯,同時也標志著公司在未來2至3年內向著水表銷量第一企業(yè)邁進。
募集資金解決產能問題
三川股份是專業(yè)從事水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fā)、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yè)。今日三川股份終于迎來了上市的第一天。
三川股份前身是鷹潭水表廠和鷹潭三川水表配件廠,兩家企業(yè)均為三川集團全資附屬公司。2004年,三川集團以發(fā)起設立方式設立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主營各種水表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是國內最大的水表生產企業(yè)之一。主要產品有:各種預付費智能水表、遠傳水表、各種濕式、干式機械水表、節(jié)水水表。
資料顯示,2008年,2009年三川股份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2.76億元,3.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01%,12.8%。這兩年實現凈利潤分別為0.35億元,0.61億元,同比增長9%,76%,凈利率達到20%。
2008年收入增長較慢,原因之一就是產能受限。三川股份表示,在報告期內保持著良好的銷售增長勢頭,隨著全國市場的不斷開拓,銷售規(guī)模不斷擴大,2006年產銷率為95.56%,公司的產銷率在2007年達到了108.10%,生產規(guī)模限制了市場的進一步開拓。自2007年開始,公司管理層開始慎重投資擴大產能,由年產250萬臺擴張為380萬臺,2008年公司產能利用率為102.18%,產銷率達到98.29%。
可見解決產能瓶頸已經成為三川股份當務之急。國信證券研究報告,公司處于快速成長期,近年來一直在擴張產能,但訂單量依然受到產能限制。
此次三川股份上市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解決產能。三川股份表示,本次發(fā)行數量為1300萬股,發(fā)行價為49元/股,對應市盈率46.67倍。其中,網下發(fā)行260萬股,占本次發(fā)行數量的20%;網上發(fā)行數量為1040萬股,占本次發(fā)行數量的80%。
同時,發(fā)行也頗為順利,三川股份在創(chuàng)業(yè)板發(fā)行獲得超額認購,其中網上定價發(fā)行超額認購倍數為243倍,網下發(fā)行認購倍數為65.81倍。
未來有望成為水表第一企業(yè)
據了解,三川股份此次募集資金中約有2億元投向6個項目,它們分別是,300萬臺水表合資項目、15萬臺工業(yè)水表項目、200萬臺智能水表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技術中心建設項目、年產1萬噸管材項目等。超額部分用于其他與主營業(yè)務相關的營運資金項目。
資料顯示,三川股份的項目全部達產后,智能水表生產能力從80萬臺提高到280萬臺;機械水表生產能力從320萬臺提高到620萬臺;工業(yè)水表生產能力從4萬臺提高到19萬臺;并新增塑膠管材1萬噸生產能力,生產規(guī)模擴充明顯。
分析人士指出,三川股份此次募集資金項目緊緊結合公司營業(yè)情況的實際,在公司現有生產能力飽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選擇合適的地點進行項目建設以擴充自己的產能和增強公司的技術實力。
如果通過募集資金項目的順利實施,三川股份的水表產品生產能力將進一步提高,水表產品系列將進一步完整,水表技術含量也將有顯著提升,能滿足客戶多層次、多用途的水表產品需求,公司競爭優(yōu)勢進一步提高,公司業(yè)務發(fā)展和盈利能力進一步提高。
同時,在未來2至3年內,通過募集資金,新建生產線,擴產節(jié)水型水表、智能水表和大口徑工業(yè)水表,有望做到水表銷量全國第一;同時通過行業(yè)整合兼并競爭對手,獲得銷售網絡,向海外市場擴張,有望做到水表銷量全球第一。 (陳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